论文案与文艺那点事:文案住在文艺隔壁 你能破壁吗?
时间:2018-10-16 10:38
Claude C Hopkins (《科学广告》的作者)的看法:广告就是“纸上推销术”。
George Cribbin (20世纪30年代美国第二大广告公司 扬罗比凯广告公司创始人)说:我很想避免使用“创作”这个词,而把这个人称为“美工人员”“文案人员”而不称之为“创作人员”。
综上,文案不是创作,当然文案更不是文艺创作。
最近,《花少》等一批情怀满满的电视节目把真人秀做成了文案秀、字帖秀等等个性的吸睛秀场。《花少》中梦知文案和井柏然字体的完美结合更是在微博上火成了一锅粥。很多妹子问,我也很喜欢写东西,为什么做不了文案?
其实,文艺的隔壁就住了一个文案,如何破壁而入,你可以试试以下方法。
1、说点鸟语花香的人话
原汁原味的文艺范儿,一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国度,也有外人所很难读懂的语言。这是文艺范的特质,也可能是做文案的瓶颈。但如果能在文艺的基础上说点简单又韵味十足的人话,佶屈聱牙的经文转身就能秒变极具传播力的文案。
举个栗子,下面这段话出自某奶姑娘十六七岁的青涩年纪,当时写的青春小说中的一段细节描写:
“平安夜,天正寒。越过她稍稍高出我的肩,看到窗外光秃秃的树干坦然而感伤地摇曳。静静。静静。静静?她唇齿微动,声音似乎轻柔而甜腻。我是看到了的,她叫我,静静。跳动的睫毛剪辑着我眸中的清冷,目光像薄薄的溪,在轻巧的瞳里潺潺流转,甚至能发出泠泠淙淙的声响。笑了。我是喜欢泠泠淙淙的,泠泠淙淙的爱,泠泠淙淙的恨,泠泠淙淙的悲喜和青春。”
请自动忽略这略显稚气的文笔。这段话主要有如下几个意思:1、天冷。2、她叫我。3、我听不到,只能读唇语。4、她看我,我笑了。
修剪掉情感丰溢的细节描写,转换成简单的人话,可以有N多个版本的暖心文案:
比如:
你看不到的时候,我在看着你。
你听不到的时候,我在喊着你。
xx助听,关爱无处不在。
(助听器等个人护理广告)
再比如:
有时候我想,
就这么一直静止好了
你的眼里有一个世界
我的眼里只有一个你。
(滴眼液、隐形眼镜等眼部护理文案)
再比如:
每一次对视我都在想
你的睫毛上一定藏了一把剪刀
眨呀眨呀
就把我整整齐齐的心事
剪成了一堆乱麻
(睫毛液、睫毛夹等文案)
很多文艺姑娘犯的最大错误是把文案当文艺来写,殊不知文艺是写给自己看,文案是写给大众看。众人能感知的,不是你缠绵悱恻的心事,而是建立在共鸣基础之上的情感。
举的例子没那么精妙,只是为了说明文艺型文案的着力点:
注意细节但不描写细节,
抓住情感但不渲染情感,
靠近产品但不拘泥于产品,
文字用心但思路用脑。
2、灵感就在隔壁
有时候为了写一句文案,苦思不得,无从下笔。其实,灵感有时就在你隔壁。
我有个朋友,是个文艺得能挤出清水的姑娘。她在试图做文案的时候十分纠结,总觉得像是在拿着绣花针织渔网,满腹经纶,又无从下手。